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章 三个扶贫队长

装睡的朱天植拼命克服宿醉后的头疼,使劲地回忆昨晚的酒局,大约记得醉酒前的情景。

元旦前,成功摘去贫困镇帽子的某省某市某县奇石镇镇长张忠信,请示县里,要组织一个迎新春联欢会,表达对对口支援单位和扶贫功臣们的感谢,同时为本镇实现乡村振兴争取更多的支持。

说白点,就是要钱要钱再要钱,这年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镇里的计划是,先给几个贫困村的代表,就是几个村支书,几个对口支援单位的代表,就是接力乡村振兴的几位驻村第一书记,还有两位长期支教的老师们颁个奖,然后自娱自乐表演一些文艺节目,最后再聚聚餐。

县里很支持这个活动,特意拨款两万,说是用于购买奖品和演出道具。

几年来,从扶贫到脱贫攻坚再到乡村振兴,上面的口号一直在变化,但是对村里的支持从来没有变化。

虽然有时候舆论冷嘲热讽上面口号多、行动少,但是只有村民们和驻村干部知道,上面还是付出了不少真金白银。

朱天植来自市法院,任驻青石村第一书记,也叫扶贫或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

他就以青石村为例算了一笔账:自己到单位大约八年,其中有五年都在青石村驻村断断续续扶贫,单位前前后后为村里拨款近三百万,再加上从中央到省、市、县四级扶贫专项资金,大约有六千万。

这几年来,官场风气也有些变化,而且自己的敏感身份摆在那里,上级层层检查验收时,收土特产的少了,县乡干部上门蹭吃蹭喝的也少了。

虽说村里也建了一些没有人用的厕所,种了山里人看不懂的风景树,植了一些很快被土鸡拨拉得不成形的草坪,但总体上说,用到实处的资金还是占主要的。

青石村从三十多公里外的深山老林搬到离镇上十来公里的相对平坦处,家家盖上清一色上下两层的小洋楼。从村里到镇上的泥巴路,直接一劳永逸地升级为沥青路。

青石村六个自然组,一千三百多人,扣除在外务工不回来的四百多人,人均扶贫资金其实超过六万。靠着单位的帮扶,村里光是靠种植高山蔬菜,人均收入达到近四千元。

另外两个贫困村黄石村和黑石村,一个酿酒,一个种烟叶,走的都是脱贫致富的捷径,情况相对更好一些,也都异地搬迁到了镇子附近。

和朱天植一样,驻黄石村第一书记、来自市水利局的四级调研员张天石,驻黑石村第一书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